还在对短效避孕药避之不及?谈谈COC那些事

还在对短效避孕药避之不及?谈谈COC那些事

许多人一听到“口服避孕药”几个字心里就会产生排斥感,很是抵触。“口服避孕药是激素,对身体伤害很大”、“吃避孕药会发胖”、“吃了避孕药再怀孕对宝宝会不好”……。在很多人的观念中,口服避孕药的口碑不佳,形象较差。正是由于这些不正确的认识,我国复方口服避孕药(combined oral contraceptives,COC)的使用率不足2%,远低于欧美国家。本期就和大家谈谈COC那些事。

一、COC的发展史

对于女人而言,体内最重要的激素是雌激素和孕激素,只有这两种激素协调地分泌,才能有正常月经及生育。COC是目前全球范围广泛使用的高效避孕方法之一,是含有低剂量雌激素和孕激素(与女性体内天然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相似)的复合甾体激素制剂。所以,不要提到激素,大家如同见到了瘟神或者毒药一般避之不及。

COC开启了女性独立自主避孕的新纪元,除此之外还可用来治疗及预防与激素失衡相关的多种妇科疾病,甚至能明确降低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风险,为女性健康带来诸多益处。因此,COC与抗生素、疫苗一样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。从1960 年第一种COC——Enovid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(FDA)批准在美国上市至今,COC已有60余年历史。

COC也在不断发展中,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:(1)降低雌激素含量,从而降低深静脉血栓(DVT)风险,减少雌激素相关副作用;(2)合成新的孕激素,使其具有更强活性的孕激素成分,降低孕激素相关的雄激素作用,更多额外获益;(3)缩短无激素间期,减轻激素停用期间的激素撤退症状,更好地抑制卵巢功能、控制月经周期。

我国口服避孕药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,在短短的4年时间内研制成功中国第一批口服避孕药,命名为1号避孕药(复方炔诺酮)和2号避孕药(复方甲地孕酮),并于1967年在临床上广泛使用。

常用女性甾体激素COC

二、COC的作用机制

COC由孕激素(各种高效合成孕激素)和雌激素(乙炔雌二醇/戊酸雌二醇)组成,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孕激素,雌激素为辅,通过以下多种环节达到避孕目的。

(1)抑制排卵是COC的主要避孕机制;

(2)改变宫颈黏液性质,孕激素使宫颈黏液黏稠度增大,更不利于精子穿透;

(3)改变子宫内膜形态与功能,是其避孕的主要环节之一;

(4)改变输卵管的生理功能,持续雌孕激素作用下改变输卵管的生理机能及受精卵的运行速度,影响同步化,干扰着床。

大多数COC的给药方案于月经周期的第1~5天开始服用,每天1片;停药4~7天,停药期间有少量阴道流血,即撤退性出血。常规、正确地使用,COC的避孕有效率可达99%以上。WHO关于COC避孕效果的研究发现,导致COC避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服药不规律和漏服。当1个周期中漏服3片甚至更多药片时,其妊娠的可能性最大。COC适用于健康育龄期女性的常规避孕,但在使用时需排除COC禁忌及危险因素。

三、COC的非避孕作用

COC通过抑制旺盛的激素可用来治疗激素失衡性相关疾病。COC有肯定治疗效果的情况包括调整月经周期,治疗女性痤疮、多毛症、子宫内膜异位症、经前综合征、异常子宫出血、痛经、慢性盆腔痛等。COC还能够降低慢性盆腔炎、子宫内膜息肉等疾病的风险,减少子宫肌瘤女性的出血。

四、使用COC的常见疑惑

1、COC增加或减轻体重吗?

女性体重主要与生活方式和年龄增长有关。总体来讲,COC并不明显影响体重。某些COC中的合成孕激素有弱雄激素或糖皮质激素的活性,或许对某些女性有轻度增加体重的作用。但含屈螺酮的新型COC,由于屈螺酮有抗盐皮质激素的活性,具有抗水钠潴留的作用,服用后不但不增加体重,反而对体重调节有一定好处。

2、是否需要COC停药3~6个月后再妊娠?

迄今尚无证据表明服用COC的女性需要停药3~6个月后再妊娠。早在1985年Harlap等对33545例孕妇进行临床观察,比较COC停药1个月内妊娠的8522例女性与采用其他避孕措施或未避孕的25023例女性所娩新生儿,两组的畸形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。WHO也提出服用COC停药就可妊娠。

3、COC增加恶性肿瘤风险吗?

2017年《美国妇产科杂志》发表的研究数据证实,曾经使用过COC的女性,卵巢癌发病风险下降33%,子宫内膜癌风险下降34%。2018年《美国医学会杂志》肿瘤子刊的数据证实,COC服用10年以上的女性,卵巢癌发病风险下降40%,降低子宫内膜癌风险34%,尤其对吸烟者、肥胖者和不常运动的人群更有效。

服用COC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也极低。乳腺癌发生有很复杂的因素,服用5~7年COC,乳腺癌患病风险并未增加;服用超过10年,乳腺癌患病风险轻度增加,但概率非常低,仅0.013%。

五、COC的常见不良反应

1、类早孕反应

少数女性常在服药第1~2周期发生,如轻度恶心、食欲不振、头晕、乏力、嗜睡、呕吐等,继续服药后即可自行改善。

2、阴道流血

一般发生在服药初期,表现为点滴出血或月经样突破性出血;较常见的原因与服药初期一些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波动有关,另外常见的原因为漏服、不定时服用、服药方法错误或药品质量受损等,可在医师指导下处理。

3、月经量减少或停经

由于COC会抑制子宫内膜增殖,导致月经量减少或停经。月经量减少,由于不影响健康,一般不需要处理,停药后自行恢复正常。对停经的女性,需排除妊娠的可能。若使用者确实不能接受月经量减少或停经,根据具体情况可停用或更换其他避孕方法。

4、乳房胀痛

乳房胀痛一般不需处理,随服药时间延长,症状可自行消失。

5、体重增加

少数女性服药后发生水钠潴留,表现为体重轻度增加。一般情况下不影响健康,可不予处理;若体重增加明显,可以停药观察。

6、皮肤褐斑

少数女性服药后出现皮肤褐斑,日晒后加重,不影响健康。停药后多能自行减弱。

7、其他

极少数使用者可出现精神抑郁、头晕、乏力、性欲减退、皮疹、皮肤瘙痒等。

六、COC漏服用及补救措施

服用COC过程中如出现漏服现象,需立即补救以免出现避孕失败。漏服1片且未超过12小时,除须按常规服药1片外,应立即再补服1片,以后继续每天按时服用,无需采用其他避孕措施。

如漏服超过12小时或漏服2片及以上时,原则为立即补服1片,若剩余药片为7片或多于7片时,除继续常规服用外,同时另加其他避孕措施至少7天(如避孕套等屏障避孕方法),或采用紧急避孕方法,预防非意愿妊娠;若剩余药片不足7片,可在常规服用完本周期药片后,立即服用下个周期的药片。

如在月经来潮第2~5天后开始服药,服药最初7天内最好加用其他避孕措施。若漏服无活性药片,无论几片,丢弃未服用的无活性药片,照常继续服药。

WHO“推荐使用低剂量COC。目前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,COC除了避孕效果显著外,健康获益也远远大于其可能存在的风险”。因此,建议育龄女性改变观点,紧跟时代步伐,不要对COC过多误解,合理避孕,适时生育。

参考文献:

1. 复方口服避孕药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专家组. 复方口服避孕药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[J]. 中华妇产科杂志, 2015,50(2): 81-91.

2. 程利南, 狄文, 丁岩, 等. 女性避孕方法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[J]. 上海医学, 2018, 41(11): 641.

3. 谢幸, 孔北华, 段涛. 妇产科学(九版)[M]. 人民卫生出版社, 2018:369.

4. 徐玲. 复方口服避孕药临床应用问答手册[M].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, 2018: 117-125.

相关数据